關閉本頁 |
牛奶集團全面部署2012年度奶牛育種工作
|
|
|
10月10日下午,牛奶集團育種領導小組召開了奶牛育種專題會議,會議為新年度集團奶牛種質資源的提升展開了詳盡的籌劃,也為實現健康、高產、整齊的優良奶牛群體育種目標做出具體部署和推進工作。隨后11~12日在奶牛研究所會議中心還邀請了三家具有代表性的奶牛基因公司的人員參會,連續舉行了三場育種咨詢論證的研討會議。
早在9月14日育種領導小組首次會議確立的工作內容、職責范圍、育種方案、實施步驟、可行性論證、凍精選擇標準、凍精質量檢測和技術支持、招標技術標準等內容。本次會議進一步明確育種工作實施的時間節點和重點。會議要求各部繁育主管把本區域內奶牛的各類繁育數據,在11月初匯總齊全以便分析,方便完善可追溯性的育種信息庫。
為了掌握好第一手的育種資料和健全奶牛遺傳檔案,會議確立了頭胎奶牛外貌定期評定制度。要求在奶牛產后第3、6、9個泌乳月由繁育主管組織畜牧、繁育員參與實施現場外貌線性評定辦法,也可根據需要統一安排有資質的育種專家對集團牧場做現場指導和培訓,以便提高技術員的育種知識,深化育種方案的落實。
隨后與會人員深入探討了育種工作的許多內容,包括基因組驗證公牛的特點和遺傳參數,奶牛生產性能、體型外貌、健康三大性狀在平衡育種體系的系數分布原則,牛群外貌鑒定的注意事項,牛群現狀和后代遺傳進展評估,近交衰退的防控等專業領域的一系列問題。這不僅是對現有牛群遺傳素質的全面分析和方案評估,也是積極運用當前奶牛育種最新科技成果轉化到生產一線的有效實踐,必然加速集團奶牛遺傳潛力的提升。
會議聽取了有關人員對集團牧場當前存欄母牛血緣、生產性能統計分析和匯報。當前絕大部分母牛父親為國內公牛,比例約占60.1% ,其次為進口公牛,這表明母牛群體中種質優秀的個體所占比重較小,群體種質總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此外各出生年度母牛中進口凍精的女兒數呈逐漸增長的態勢,特別是2009 年以來,增長幅度非常大,據此也反映出集團牧場近些年使用進口凍精的比例在不斷上升。由于進口凍精的遺傳潛力普遍較高,各出生年度母牛生產性能遺傳評估成績大體呈現逐年提升的態勢,也就意味著在2013年后隨著進口凍精女兒的逐步投產,將促進牧場牛群的種質水平和經濟效益等方面的提升(劉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