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河”種業是上海農場的核心主業之一,優質種源是種業賴以生存和發展壯大的根基。自“三秋”農忙開始以來,作為基礎產業的種植業堅決貫徹“全場種子化”和“全程種子化”指導思想,在各個環節嚴抓種子化生產質量,確保種源純度,力保種業持久、穩定發展。
生產隊作為種子化生產源頭,有責任和義務提高種源質量,有效地避免種子混雜,從源頭上保證種子質量和銷售部門售前田間服務信譽。為了配合種子公司,種植業在9月份嚴格開展了田間水稻去雜工作并取得顯著成效。“三秋”農忙期間,種植業中心繼續加強曬場管理力度,確保提供源源不斷的優質種走上種子加工生產線。
生產隊種子混雜發生方式主要為:一是播種、收割產生混雜;二是運輸過程產生混雜;三是曬場場地產生混雜。其中,前兩者發生概率低,現場管理嚴格,可控性強,處理方法簡單迅速。而場地混雜發生形式多、可控性差,而管理人員對嚴防場地混雜認識高度和管理力度不夠,導致曬場發生混雜情況比較容易出現。曬場混雜主要是因為混淆品種,錯亂堆放;攤曬距離過近,引起竄種;如不注重曬場清掃,作業機械清理以及灌包麻袋清理等。為此,種植業各生產隊按照精細化的思路,加強曬場管理、加強流程管控,落實工作細節,嚴格把關質量,確保種源優質。
一是嚴把曬場管理力度。收割時,場地管理人員必須清楚所有條田的品種、品系,區分好運糧車來源條田及品種,正確分配場地,按照條田面積和產量,合理利用大小場地。并做到承包田“換承包戶、換品種即換場”,公管田“換品種即換場”,公管田和承包田采用不同管理措施。曬干入庫時,要正確堆放各個品種并做好記錄,避免錯亂堆放。
二是嚴格控制各品種間攤曬距離,曬場堆放要錯落有致、分界明顯。推場、翻場時,機車駕駛人員要嚴格控制車速,避免種子竄場,造成攤曬邊界難區分,避免由于機械作業而引起的種子混雜。
三是注重清潔環節,搶抓曬場、機械以及灌包麻袋清潔。生產隊曬場收場灌包后,要認真清理場地,避免場地種子殘留,導致下一個品種混雜。曬場機械推場或翻場時,機械上會留下種子,換品種作業前要注意清理殘留種子,避免換場作業時,種子震落,引起混雜。糧站、種子公司運來的麻袋內都有殘留種糧,生產隊要在灌包前抖凈麻袋,徹底清除殘留種子,避免因灌包麻袋引起種子混雜。
“三秋”農忙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農場各生產隊要將一如既往地從點滴做起、從自我主動做起,進一步加強曬場管理和監督力度,從種子生產源頭上提高種子質量,與種子公司共同創造“申河”種業的美好明天,為農場實現今年“1020611”目標任務做出應有的貢獻。(何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