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本頁 |
益民集團輕工研究所大力推進反腐倡廉工作
|
|
|
固本強基 打造利器
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飛速發展,但隨之也出現了令人擔憂的腐敗問題。近年來,黨中央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十分重視,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形勢依然嚴峻。輕工研究所黨委始終堅持教育先行,以身作則,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大力推進反腐倡廉。
固本強基——堅持正確的價值觀。所謂價值觀,簡言之,就是內心認為什么值得做,什么不值得做,由此衍生出是非觀和道德觀。作為一名身兼總經理的基層黨委書記,守住底線,獨善其身,還是遠遠不夠的,充其量只能得60分。在價值觀方面,還要樹立對出資者高度負責的信托意識,為企業員工謀福祉的人本精神和為社會做貢獻的使命感,并由衷地將這些視為比個人利益更重要、更有意義、更具價值。當你能為企業的進步、員工的歡笑以及社會對企業的肯定而不計較個人得失之時,便是修成“百毒不侵”的“正果”之日。要“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就是不張揚、不跋扈,鼓勵建設性沖突,聽得進不同意見,時刻警惕和避免剛愎自用、唯我獨尊;高調做事,就是要充滿激情帶領員工克服重重困難,解決種種問題,使企業和員工同步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這才是領導者的真本事。
打造利器——科學加制度。革命導師列寧曾說過:絕對的權力必然導致絕對的腐敗。現實警示我們:企業內的腐敗絕大部分與權力過度集中、制度有漏洞、監督不到位、內控不健全有關。輕工研究所源自靠國家事業費“皇糧”供養的研究所,在科技體制改革中經歷了痛苦而艱難的市場化、企業化轉型過程。與大多數應用開發研究所一樣,曾采取過課題組“小承包”的運營模式,即:高層領導下達創收指標,“以包代管”;各研究室、課題組自謀收入,出自技術背景、相對較善經營某產品或服務的能人、強人“供、產、銷、技術”一把抓,缺乏基本分工和內控制約。轉制為企業后,我們的制度和文化仍受到“小承包”習慣勢力的嚴重羈絆。若不予變革,不但企業難以做強做大,而且存在滋生腐敗的隱患。
針對上述問題,近年來輕工所在企業內部大力倡導和推行科學管理,大刀闊斧地開展組織機構調整,按企業化要求實現必要的分工,建立各種制度和流程。特別是在研究所比較薄弱的銷售、采購供應、資產財務等經濟工作環節狠下功夫,力行“法治”,反對“人治”,把能人、強人納入制度約束,強調“程序大于權力”,把反腐倡廉植入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防范之中、融入經營管理各環節。黨政班子嚴格執行“三重一大”制度規定,保證重大決策的民主、科學、規范;在腐敗易發的采購供應環節,推行經濟、技術、業務部門聯合的“合格供應商”考察;2011年下半年起,在輕工所歷史上首開先河,對具備條件、超過一定金額的項目分包,均嚴格按《招投標法》進行招標,并由9-11位市場、經濟和技術專家組成的評標委員會經討論、研究、考察和比較確定中標單位,盡最大努力保證質量、降低成本,同時把個人因素降至最低。
固本強基,打造利器,通過推動制度建設主動約束和規范經營者的權力,通過權責分明的科學管理實現授權和分權,從而進一步使科學管理和制度建設落到實處,也使反腐倡廉落到實處。(屠斌杰)
|